国王十字区(King's Cross)位于伦敦市中心偏北,19世纪中期因区域内国王十字火车站的落成,成为伦敦工业运输的重要集散区。二战后,受英国工业衰落的影响,这一区域被废弃,景象萧条。1996年启动国王十字区更新计划启动,以恢复该区域的活力与影响力。
奥雅纳在本项目中的主要经验包括:交通组织与立体化连接;土地混合利用推进多元化发展;打造时尚地标,吸引科创、文创企业集聚;开发商主导与多元化公众参与,实现人本更新。
交通方面,重构交通枢纽和铁路线,改善道路连通与节点,强化高效交通组织,构建以行人为本的出行空间组织。
土地利用方面,23栋办公楼与50万平方英尺的购物空间。面向当地人才及家庭的生活需求,以社区为尺度,构建小学、儿童中心、社区交流设施、2个健康中心、公共健康与健身设施、冒险公园及开放式游乐园、公共自行车站、警察局、 职业培训及人才中心等国际化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当地生活品质。
最成功之处是激活工业历史文化,打造时尚地标。吸引了中央圣马丁学院与Google、亚马逊、facebook、路易威登等知名企业入驻,还打造了一个法国文化专区,吸引了很多国际知名时尚品牌在那里举办新品发布会。打造主体特色商业休闲空间,如哈利波特系列主题旅游休闲。国王十字区成了高附加值区域,租金甚至超过了当地的金丝雀码头和一些中央商务区。
这一伦敦150年来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通过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盘活老街区、老建筑,在历史记忆再现上做文章,激活产业活力,进而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从贫民“重灾区”到世界顶级城市更新的嬗变。
02.
新加坡克拉码头改造
设计单位:SPARK
克拉码头(Clake Quay)位居新加坡中心区位,坐落在新加坡河畔,曾是海上商贸货运交易之地,由五座拥有超过60间仓库和店屋的彩色建筑所组成,这五座建筑都保有其19世纪的原貌,显现出当年码头、仓库历经沧桑的内涵。
作为新加坡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街区,克拉码头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凯德置地耗资8500万新币进行保护性改造开发,成为新加坡市区最新的娱乐场所,集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娱乐天堂。
改造中,在原貌修复保护旧建筑的同时,充分根据现代城市的需求对建筑空间外部色彩、灯光、景观,进行了现代创意设计,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协调融合。既对旧有建筑实现完整保护,不造成破坏;又通过现代技术景观的创意设计,让旧建筑焕发出新风采,与现代景观充分融合、映衬、协调,营造出适合现代城市风貌的独特氛围空间。
老仓库建筑砖瓦材料与玻璃(配合以大面积的钢框架)、塑料顶棚等,如此突兀的材质的强烈对比,正是克拉码头乐于呈现的一种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而追求时尚、展现个性的特质,在这群建筑中给自己写下了最完美的诠释。用色极尽大胆,暖红色的墙体,配以草绿色的门窗;粉色和天蓝色交织的墙面,充满童趣和活悦的感觉。
克拉码头改造的最大创意,在于对现代光电可以的设计应用之中。五彩缤纷、变幻多姿的彩光照明技术,真正让克拉码头的夜晚“越夜越美丽”。五栋建筑构成的建筑群在各色灯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即使稍有距离,也会在这灯光的指引下,成为人们的视线的聚焦点。
曾经的克拉码头,秉承传统业态配置特点,缺乏商业特色。2006年开始的二次改造对于业态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将原本所占比重最大的零售购物这颗大树几乎全部“砍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餐饮和娱乐项目。娱乐部分,成功引入多个国际时尚娱乐品牌。同时,成为一个世界餐饮的集聚地,还不定时地还举办德国啤酒节等风格各异的活动。
03.
丹麦奥本罗历史街区改造
设计单位:ADEPT, Topotek1, Atkins
奥本罗(Aabenraa)是丹麦西南部的港口城市。该市的城市改造项目旨在根据历史街区的特殊条件重新设计公共空间,通过有趣的设计方法和对传统材料的新诠释为历史中心打造全新的公共生活场所。
通过改造,城市历史中心拥有了更加连贯的街道网络,并定义了具有个性的广场。从具有远见的总体规划到铺装细节设计,设计团队通过对城市的深刻理解,将城市潜力转化为更强的联系和更吸引人的公共空间。
改造延续了历史中心的既有特色、尺度和体验感,并在此基础上新设铺装及城市家具,将街道及广场空间转化为现代化的公共生活场所。
改造将大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小尺度的细部设计融会贯通,为历史城市中心建立了强大的整体身份,同时为小型公共空间发挥自己特色创造了可能性。
04.
印度“香街”历史街区城市更新计划
设计单位:Pradeep Sachdeva事务所
位于印度首都德里的月光集市(Chandni Chowk),是最古老繁忙的集市之一,也是游客前往德里参观时不可错过的景点。它由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于1650年兴建,比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还要早15年,被称为印度的“香街”。
如今,香榭丽舍大街依然是全球最著名的街道之一,月光集市却陷入一片混乱,密集的人群、拥堵的交通、破旧的建筑物、被小贩占据的人行道和布满天空的电线等等。大多数人希望能将这里改造成风景优美的历史文化街区,让游客能安心地游览而不用担心被挤倒,居民能享受高品质生活。
月光集市改造项目试图重现莫卧儿王朝时的盛景。根据设计师的方案,这一区域将成为步行街区,平静的街道上有着行道树、长椅和街灯,人行道非常宽阔,而街道中间为绿道。电力和通信设施以及供水设施将被埋在地下。汽车只能在清晨的特定时间段进入。
设计师首先决定不去重建水渠,因为从过去做过的项目来看,在印度没法对水体进行很好的管理,所以将水渠符号化,体现在中央隔离带的铺装上。另一个重要的决定是将公共卫生间和警察岗亭安放在中央隔离带,而不是人行道上,因为后者将会影响人流交通。
设计方案坚持公共卫生间放在中间。因为如果放在两侧,靠近商店和人行道,店主们毫无疑问会拒绝这个方案,同时这也是个安全隐患。另外,这不是一个遗产保护项目,目标是让街区复兴,让人们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需要在遗产保护和人们的需要之间找到平衡。
05.
北京鼓楼西大街三年复兴计划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吴晨工作室
鼓楼西大街位于北京市什刹海北岸,是北京老城内唯一一条人为规划的斜街,已有近800年历史,是元大都街道的重要历史遗存。街道周边文物古迹众多,景观环境古朴优美,集中体现了北京老城的城市风貌特色。但经过岁月更迭,街道拥堵,交通秩序混乱,已难看出老城古街原貌。项目从空间形态、环境生态、经济业态、文化活态四个层面进行街区总体提升,以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与人文街区为目标,促进老城复兴,通过“微修缮、微更新”,让古老斜街旧貌变新颜。
在城市复兴的宏观视角下,规划从“空间形态、环境生态、经济业态、文化活态”四个层面入手,开展了立面整治、公共空间提升等多项街区整理提升工作,在保护老街历史文化的同时,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休闲区,并改善人民出行体验。
编制了首个街区整理与复兴三年计划。采取“远近结合,以点带动,以区发展,整体提升,分步实施”的工作策略,全面统筹街区各项工作,制定明确的三年实施计划。在三年内完成街区总体提升、历史文脉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实现鼓西大街街区的全面复兴。
设置了首个对外开放复兴展示中心。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向本地居民及全社会展示本次复兴计划工作内容及特色,设置居民意见簿,充分采集居民意见,定期汇总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吸取居民意见建议,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共建共享。
提出了首个“稳静街区”公共空间提升理念。综合考虑街道整体问题,以公共空间的精细化设计为方向,营造承载古都韵味和历史文化、环境优美、舒适安全、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的林荫大道。落实北京市新总规及核心区控规的要求,让什刹海地区 “静下来、慢下来”。
立面提升方面,以传统风貌为基调, 结合现状和历史发展脉络,合理认识各时代的印记,展现出从明清、民国,至现代、当代的不同风格,形成和而不同的街区风格,体现出街区上百年来的变迁。
06.
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
设计单位:Wood+Zapata、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SOM等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新天地,过去是成片石库门旧式里弄住宅区,浓缩了上海石库门建筑文化,凝聚着老上海人的城市生活记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市开启了石库门地区的综合改造,经过20多年的建设,如今的石库门地区改变了原先的单一居住功能,创新性地赋予了商业经营功能,成为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石库门建筑群改造的上海新天地模式,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历史风貌保护开发的经典案例。
上海新天地对石库门建筑的保护与改造,主要采用了“存表去里”的方式,即对保留下来的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对内部进行全面更新,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这种保留建筑外表,改变内部结构与使用功能的做法,类似于伦敦、巴黎等欧洲城市旧建筑改造的方法,当时在国内尚属首例。
新天地一号是整个改造项目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西方元素,外立面建筑有着明显西式风格,内部布局从建筑的木结构、屏风、门窗和房屋布局等,都体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如门窗上的木雕技艺和雕刻的内容,体现着吉祥如意、福寿安康等,成为石库门地区建筑中西融合的经典。
新天地项目坚持历史风貌保护与区域功能重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融合,为推动城市更新探索了新的路径。从倡导以餐饮娱乐和酒吧文化为核心的“全新夜生活方式”,到打造完整社交空间的“城市的会客厅”,再到融合娱乐、时尚、美学、社交、商业多元素的“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等, 持续开展的商业业态调整和文化创意活动,激活了历史街区活力和魅力,让新天地成为上海市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城市名片。
07.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改造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事务所等
成都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中心区,是成都市三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也是唯一以传统民居为主要特色的保护区。区内多为清末民初的木结构民居建筑,基本保持了百年前的历史风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房地产业高歌猛进,历史街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令人担忧。
研究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就会发现,它代表了成都市“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城市格局,代表了两千年少城文化和三百年满城文化的传承,代表了北方胡同与川西民居的结合,代表了成都平原的市井生活特征。其精华在于街巷格局与院落空间,从清代的布局严谨、整齐划一,到逐渐变化的丰富多样。
设计中对街巷及组成街巷的外观风貌进行了重点保护,包括门头、外墙、装饰物、树木等,同时保留原有的院落划分,使整个街区依然按照原有格局分布。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建筑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和传统施工工艺,根据测绘图纸落架重修;充分利用原有建筑材料与装饰构件;妥善保护土墙、砖墙、门头、构件等不需更换的部位。在科学的实施策略指导下,采用了保留、回迁、合作、统规自建等方式,充分体现了居民参与的原则。合理的商业规划则使得成都最闲适优雅的生活氛围得以展现。
设计重点研究了历史街区的保护方法与策略、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消防问题、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保护加固的技术措施、传统木结构的承重与抗震设计、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温节能设计等,力求做到既保证传统建筑形式与风貌,又保证现代使用功能的安全与舒适。
08.
深圳南头古城特色文化街区景观提升(一期)
设计单位:奥雅设计
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的尽头,呈现“六纵一横”的街巷格局,是深圳城市中仅有的历史文化载体,也是岭南古文化的宝贵遗存,被认为是“深港历史文化之根”。随着外来人口不断迁移至此,南头古城成为城市中的“孤岛”,出现了基础设施陈旧、邻里空间组织无序、缺乏公共空间等问题。
面对复杂的空间体系,设计团队通过点(文化展示)、线(历史轴线)、面(活化建筑)有机串联不同片区,从“城市的寻根与再生”角度切入进行设计。寻根是研究解读南头的历史变迁和民风习俗,深入了解南头古城的功能、空间和价值,挖掘南头古城的闪光点;“再生”则是将历史的转译为当代的,让南头古城“活”起来。
入口处的牌坊是是南头古城的起点与门面。设计团队在调研时发现关帝庙的香火十分旺盛,也意识到了沿街面挡土墙过高、过硬,视线开展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改造中打开了临街的围墙,使得入口界面与城市的连接处形成了更为开放的空间。
穿过牌坊,进入南门广场,设计师根据场地内原有的道路将南侧打开的空间收窄于一条通向古城的线性空间之内。保留了大榕树、散置石,留存了岭南村口的气质。以瓮城的形式为广场设置了边界。广场靠城门一侧,城墙的基础作为历史文物被挖掘露出地面,设置护栏围绕,供游客观赏。城墙上的绿化植物,消解了古城内外的鲜明对立。柔和的灯光漫射在城墙上,使城门本身也成为文物展品。
在古城街道的改造中,采取了划分公私区域、分类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店铺前高地的界限作为划分公私的界面,主街将做统一的主街铺装,高地以上部分业主可自行装饰设计。同时对店铺前分类提出了不同的设计策略,将破碎、杂乱的街道改造为连贯、通畅的形态。此外,根据每个建筑沿街立面的特点,为每一段立面设计了形式不同却风格协调的景观构造。
09.
广州永庆坊恩宁路城市改造设计
设计单位:Lab D+H
永庆坊位于老广州的核心地带恩宁路,在晚清开埠的时候曾经是南部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域。解放后恩宁路逐渐破败,荣光不在。近年来,恩宁路的主街被逐渐开发成了老字号一条街主打文化旅游,但是两侧的小巷以及周边的社区仍然是一个无人问及的贫民窟。
永庆大街的区位十分优越,紧邻恩宁路主街,背靠著名的粤剧历史博物馆。街区内部有汪精卫故居、李小龙祖居等历史老建筑。在新的旧改中,星巴克体验店被引入这一老街区。同时,万科在旧建筑废墟上建成了创业中心、青年旅社及儿童早教中心。另外,此次的项目开发,原有住户并不像一般的城中村改造一样拆除回迁,而是有一大半的原住民选择留在老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对新的旧城改造如何让新的业主与老的居民“永庆共生”进行了重点。
为了解决场地问题,将复杂的场地分成了三个系统:流线系统、文化节点系统以及自然节点系统。流线系统通过独特的历史铺装连接不同的建筑物与周边的社区;而文化节点系统则形成人们聚气的所在;空中自然节点系统在屋顶营造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空间。同时,有效利用了场地的废料,如:瓦片、青砖、麻石,以及木材,并将它们变为景观元素,变废为宝。
为了统一场地的风格,景观设计需要一个灵魂贯穿始终。恩宁路错落的坡屋顶成为设计灵感来源。设计师将这一独特的元素“剪”下来,不但形成了独特的标示系统,还营造出四个重要的节点空间:历史剪影大瓦墙落水、节庆剪影木阶梯、休闲剪影屋顶花园,以及人物剪影李小龙祖居入口花园。
10.
杭州勾山里历史街区改造提升设计
设计单位:川璞建筑环境
勾山里面朝西湖,是一条百米长的青石板坊巷,史脉悠远,文风炽盛,民国建筑林立,文人雅士、工匠大师辈出。如西湖琴社是浙派古琴创始人徐元白先生创办,已传承三代。在设计初始,充分考虑了园林景观如何与青砖黛瓦的建筑环境和谐统一,如何能与南山路历史风貌街区统一。最终景观设计遵循”至精归于至简”的原则,延续清末民初江南民居历史风貌,使得坊巷得以复兴,同时又搭建了成熟高端的企业展示和交流平台。
勾山里南倚勾山,西接南山路,将东西两个街区联系起来。设计团队始终认为勾山里是项目的灵魂,经过多轮方案比较,设计的坊墙把江南巷坊的墙门深深之感展现出来,成为项目的点睛之笔。勾山里门楼设计使得勾山里成为南山路、西湖边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历史风貌延续:南山路位于西湖南线风景名胜区的东南面,路环湖傍山而行。高大的悬铃木行道树把一些民国遗韵犹存的历史建筑物串联起来。南北有别的两个节点,北侧打开,导入人流,南侧保留修缮,中间(勾山里坊墙)过渡衔接南北界面。
坊巷复兴:坊巷制是杭州古城的特点。坊巷结构重要的标志——坊墙是重点。在坊墙和街道相交处——勾山里与南山路相交处进行了重点处理,把两个街区有机地联系起来。
名人故居院落修复:勾山樵舍是杭州重要的名人故居。室外庭院引用《再生缘》等诗文的记载,营造清风、竹山、绘影、闲庭四个不同意境的庭院,以空间的起承转合呼应诗文的抑扬顿挫。
11.
江苏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街区
设计单位:同济四时方院设计研究中心
汪曾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故乡高邮因水而生,因邮而名,因文而兴,汪曾祺纪念馆便坐落在这片水网交织的高邮古城里。
基地位于古城西北角,近高邮湖和大淖河,周边是典型的由老街和巷弄组成的传统城市生活街区,致密甚至有些拥挤的空间里充满了朴实而鲜活的烟火气。北侧的人民路连接着大运河和北宋词人秦少游纪念地文游台,街边的商铺与民居、湖水与运河一起共同承载着汪老对于故乡的回忆。
汪曾祺生活过的“汪家大院”旧址位于基地北半部分,如今沿西侧竺家巷两栋小楼存留,挂有“汪曾祺故居”牌匾。基地北侧的沿人民路的商铺(汪曾祺小说里多次出现的场景原型)、西南侧清代老宅以及东侧的四棵大树均被保留,它们如同基地的年轮,刻画着场地的历史与城市记忆。
整个文化特色街区的空间构成,以纪念馆为核心,周边布置汪氏家宴、汪家客栈、汪迷部落以及汪老书吧。街区的概念,是希望从场所精神中重构新的空间体系和文化内容,让街区更新与再生,“锚固”城市肌理,让设计融入市井生活。通过还原汪曾祺艺术人生的原点,从多维度展现他对于文学、生活以及生命的感悟,从而尝试重构城市的文化精神。
纪念馆与周围保留建筑之间的留白区域被设计成“汪园”,将纪念性庭院外化为日常性百姓游憩空间,凿池引水,置石拟山,以自然山水庭院的开放姿态串联起街区内建筑,尺度亲切,空间温馨,让周围居民能在轻松惬意之中体会汪老文字中对生活之美的感悟。
苏ICP备17072918号-1 版权所有:南京市华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729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