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 ▪ 一座馆 OneCity, OneMuseum|| 阿累的一生

与阿累一起,探索人生长河
-- 涟水朱凡纪念馆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倦客尘埃何处洗,真君堂下寒泉水。
左海门前酤酒市,夜半潮来,月下孤身起。倾盖相逢拚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 苏轼《蝶恋花 · 过涟水军赠赵晦之》
     
        这是苏轼从常州前往登州途中,经过涟水,遇见了旧友赵晦之,赵晦之设宴接待苏轼,临别之际,苏轼写了这首《蝶恋花》送给他。

于阡陌交通处 觅得文化传承之所


       涟水,古称安东,王谢风流,俯仰一世,是智慧之乡,养育过陈登、鲍照等古代文化名人。抗战时期,这块被敌伪层层封锁中的红色净土,声震淮海,誉满苏北,有“苏北小延安“之美誉。
       存续至今的文化脉动,永远在时代的更迭中缓缓涌行。朱凡纪念馆择址于此,取源涟水的场所精神,采撷现代设计语言,以糅合朱凡的革命文化精神,表达过去优秀名人精神与新时代文化的交融共处,匠造一方诗意传承之所......


 

▲   鸟  瞰  图 


阿累的书 — 设计札记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县人,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他以“阿累”等笔名撰写了不少文艺评论、杂文、散文,他熟练掌握英语、日语,精通文学、历史、哲学,他是作家、革命家、教育家。
此馆以《一面》为灵感来源,结合作者由远及近见到鲁迅、接受赠书、受到鼓舞的整个过程进行设计;用由近及远、步步升华的设计手法打造朱凡纪念馆,再现朱凡伟大又朴实的一生......
      设计师撷取朱凡一生的精神脉络为里、现代风格为表、艺术呈现为魂,创造一处以天造自然之景,具有低调奢华与内敛雅致的现代名人文化纪念馆。



▲  人 物 介 绍

情境预设——从自然山水到思考人生的诗意升华

       场地位于涟水县潘刘村,四周交通便利,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如何回应场地、保证受众所想正是设计所想,景观设计师需要担任起整个场地的导演,预设来人所见,把控住每一节点的情境营造。场地不大,11806平米的景观营造考验着设计师对整个场地的把控能力。





▲  效 果 图

       作为空间的设计者或者情节的策划人,在空间与空间或情节与情节之间,我们需要给予‘暗示’与‘过渡’充分的关注。不是将功能与空间对号入座,而是利用‘流动空间’给使用者以自由度; 不是明修栈道把受众硬塞进下一个节点,而是希望受众能不由自主地走进去。






▲  效 果 图

       设计师从景观的叙事性出发,以“探寻人生长河”为亮点:以一条人生路,六大节点,三重人生境界提升作为景观设计概念及纪念馆的设计线索;以“探起源、忆故人、登云梯、看山水、勤求知、思人生”六重体验空间,诠释景观空间设计;激活五感,以感受朱凡电影般传奇一生的情绪节奏,展开了一系列场景,一如人生,阅尽山水,方成大集。




意犹未尽末言

      “山无曲折而不致灵,室无高下而不致精”,对空间的熟练运用表现了纪念馆的气韵和韵律,曲中寓直,时上时下,或狭小或开敞,水面或静或动,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留白之处尽是遐思,凝练之笔尽显幽远静雅之美,仿佛穿越时空,与朱凡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人生探讨,意犹未尽......

苏ICP备17072918号-1 版权所有:南京市华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72918号